一、專業簡介
通信工程
本專業面向粵港澳灣區對通信領域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的需求,瞄準學校“培養适應現代産業發展需求,勇于擔當,善于學習,敢于超越的高素質應用型創新人才”的辦學定位,培養專業基礎紮實、工程素養良好,具有求是創新精神和國際視野的通信專業人才。
通信工程(卓越計劃班)
學生入學後實行小班教學,學院重視學生的實踐能力培養,學院以工程項目為引導,開發基于課程群的二級綜合性設計項目,按照“3+1”模式(3年在校學習,1年在企業參加工程實踐)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二、專業發展
2020年獲得IEET工程教育專業認證
2019年入選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2016年起全國一本招生
2015年獲批廣東省卓越工程師人才培養計劃專業
2013年獲批國家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
2012年獲批廣東省特色專業
2002年設立,是我國首批本科專業之一
三、培養目标
面向行業與區域經濟和社會發展需要,堅持知行合一、立德樹人,着力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及具備紮實的通信系統與通信網絡等方面的理論基礎和專業技能,具備通信工程專業實踐和專業綜合能力,能夠勝任通信系統、現代通信網絡等相關領域的企事業單位的科學研究與技術開發、産品設計與制造、工程項目實施與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四、師資隊伍
本專業擁有專任教師26人,其中正高職稱5人,副高級職稱9人,副高級實驗員1人,講師10人。教師中具有博士學位的專任教師22人,具有企業經曆教師13人。
五、主要課程
六、實驗條件
本專業建有廣東省移動通信實驗教學示範中心、8個基礎實驗室、10餘個開放的專業實驗室、以及1個大學生創新中心。
通信專業實驗室配備了各類專業的電子/通信教學實驗測試儀器及仿真平台,包括:專業實驗設備和實驗箱、5G移動通信全網實訓平台(核心網+移動網)、4G移動通信全網實訓平台(移動公司技術标準 TDD-LTE)、3G移動通信仿真平台(移動公司技術标準TD-SCDMA)。
七、實習與創新基地
專業建有1個省級大學生實踐教學基地,與生益電子等多家高科技上市企業合作設立了40 多個校外實習基地,設有1個大學生創新實驗室。本專業本科生在大三/大四階段可進入實習基地,開展包括認知實習、生産實習、畢業實習等多種實踐教學活動。
高端精密産學研項目 科旺集團技術指導
每通測控技術合作基地
八、科研平台
借助高水平大學的支持,通信學科正緻力于推動多個重要領域的研究與發展。以下是一些正在進行的項目和領域:
智能車聯網系統:通過整合通信技術和車輛互聯技術,緻力于開發智能化的車聯網系統。該系統能夠提供實時數據傳輸、智能導航、車輛安全等功能,為交通運輸領域帶來更高效、安全的解決方案。
智能無線射頻技術研發平台:該平台旨在開展無線射頻技術的研究與創新。通過探索新型射頻器件、天線設計、信号處理等方面的技術,為無線通信領域提供更高速、更穩定的無線傳輸解決方案。
基于網絡孿生的新型智能網絡架構技術與試驗平台:利用網絡孿生技術,模拟和優化網絡架構,實現網絡的智能化管理與優化。通過對網絡拓撲、流量管理、資源分配等方面進行研究,提升網絡的性能、穩定性和可擴展性。
物聯網關鍵技術與通信大數據研究平台:該平台旨在研究物聯網中的關鍵技術,并利用通信大數據進行分析和挖掘。通過研究物聯網中的傳感器技術、數據傳輸與處理、安全與隐私等方面的問題,推動物聯網的發展與應用。
微波暗室 67 GHz矢量網絡分析網絡分析儀
無線通信與智能網絡研究中心
九、培養成果
通信工程人才培養效果顯著,多次參加全國大學生通信類比賽(“大唐杯”,5G技術及應用大賽,通信工程應用競賽等)以及互聯網+”“挑戰杯”系列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并獲得國家一/二等獎。在近3學年以學生作為第一發明人獲批國家專利共計10個,并積極參與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
學生部分獲獎成果及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