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

一、專業簡介

本專業主要是研究電能的産生、傳輸、轉換、控制、儲存和利用的學科,培養具備電氣工程領域相關的基礎理論、專業技術和實踐能力,能在電氣工程領域的裝備制造、系統運行、技術開發等部門從事設計、研發、運行等工作的複合型工程科技人才。該學科涉及電力電子技術、計算機技術、電機電器技術,信息與網絡控制技術等諸多領域,是一門綜合性較強的學科,其主要特點是強弱電結合、機電結合、計算機軟硬件結合、電工技術與電子技術相結合,使學生獲得電工電子、電力系統自動化、電氣控制及自動化裝置和計算機應用技術等領域的基本技能。本專業始終堅持“知行合一、立德樹人”的辦學理念,面向電氣裝備制造、電力系統和電氣自動化等領域,緊扣應用型創新人才培養目标,不斷疊代升級開展專業建設。

交直流混合的可再生能源系統示範基地效果圖

二、培養目标

本專業始終堅持“知行合一、立德樹人”的辦學理念,面向電氣裝備制造、電力系統和電氣自動化等領域,緊扣應用型創新人才培養目标,不斷疊代升級開展專業建設。


二、師資隊伍

本專業專任教師12人,其中教授4人,教師中具有博士學位10人。

四、主要課程

五、實驗條件

本專業實踐條件優良(已投入3千多萬元建成實驗室)擁有交直流混合微電網數模混合實驗室、電氣工程綜合實驗室、新能源應用技術實驗室、電機與拖動原理實驗室、電力電子技術實驗室、繼電保護原理實驗室、單片機原理實驗室、DSP技術實驗室、嵌入式系統應用(ARM)等20餘個專業教學實驗室,實驗室面積2500餘平方米。

電力系統繼電保護試驗台(左) 戶外風光互補實驗裝置(右)

戶内風光儲等多能源互補實驗室

六、實習與創新基地

專業建有1個省級大學生實踐教學基地,與南方電網公司東莞供電局、國電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易事特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長園集團、東莞市質量監督檢測中心、中國散裂中子源(中科院高能物理所)等多家高科技上市企業合作設立了40多個校外實習基地,設有1個大學生創新實驗室。本專業本科生在大三/大四階段可進入實習基地,開展包括認知實習,生産實習,畢業實習等多種實踐教學活動。

學生在外實習參觀變電站

七、科研平台

建設有華南地區最大的直流混合微電網數模混合實驗室,擁有東莞市分布式新能源及智能配電網重點實驗室和東莞市新型電力系統工程技術中心兩大科研平台。

新能源實驗室

交直流混合的可再生能源系統示範基地

八、培養成果

電氣工程人才培養效果顯著,多次參加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大賽并獲得國家一二等獎。學生實踐和創新創業能力強,深受用人單位青睐,畢業生較多就業于南方電網公司和國家電網公司等供電企業、發電企業、電力勘測設計研究單位和電氣設備制造企業。

學生連續三屆(兩年一屆)在全國電子設計大賽中斬獲國家級大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