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專業簡介
本專業以粵港澳大灣區近年來迅速發展的光電信息産業為導向,緊扣應用型創新人才培養目标,構建“一核雙翼三軌道”光電人才培養模式,推進“個性化課程體系”建設,并通過學術科研訓練、創新創業能力訓練、就業訓練等分類培養環節,着力培養理論知識完備與工程實踐能力突出的創新型應用人才。
二、專業發展
2022年獲批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2019年獲批校級特色專業建設
三、培養目标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專業瞄準東莞市乃至粵港澳大灣區對光電技術人才的迫切需求,堅持“知行合一、立德樹人”的辦學理念,培養勇于擔當、善于學習、敢于超越,能在激光加工與智能制造、先進激光技術、光電檢測、光電顯示與照明、光電子技術、光信息處理等領域從事科學研究、相關産品設計與制造、科技開發與應用、營銷及運行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質應用型創新人才。
四、師資隊伍
本專業專任教師33人,其中正高職稱6人,副高職稱10人,教師中具有博士學位32人。
五、主要課程
六、實驗條件
本專業設有光電工程教學實驗中心,下設光學實驗室、光電子實驗室、激光與器件實驗室、光電材料與器件實驗室、太赫茲技術實驗室以及光電信息大學生創新實驗室等,共有教學科研儀器設備2000多萬元。
部分教學實驗室
七、實習與創新基地
本專業建有省級大學生實踐教學基地1個,1個大學生創新實驗室。校外實習基地有:大族粵銘、盛雄激光、谷麥光電、光陣光電、拓撲光電、勤上光電、聖太光電、擎州光電等,多是東莞光電行業的龍頭企業。
光電創新創業實驗室
八、科研平台
本專業依托光學工程重點學科,擁有廣東省太赫茲技術與通信工程技術研究開發中心、東莞市先進激光與智能制造重點實驗室、東莞市光電信息工程技術中心、太阳成集团tyc234cc先進激光智能制造工程技術中心、量子光學與生物醫學等科研平台,現有飛秒/皮秒激光加工平台、顯微拉曼光譜儀、原子力顯微鏡、太赫茲光譜儀等價值4000餘萬元的高端科研儀器設備。
部分科研實驗條件
飛秒激光加工平台 光電智能感知研究平台
九、培養成果
光電專業的學生積極加入科研實驗室和包括互聯網+、挑戰杯、全國大學生光電設計大賽、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大賽等各類大學生科技競賽。近年來,本科生第一作者發表SCI一區論文2篇,獲得省部級以上競賽獎項40餘項;參與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40餘項,學生申請專利5項。
部分學生獲獎成果
首次參賽獲2021年第九屆全國大學生光電設計競賽(東南區賽)二等獎2項、三等獎2項
光電實驗室團隊在全國人工智能創新大賽獲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