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發布時間:2024-04-24

袁玉峰副研究員在Elsevier旗下納米材料領域頂級期刊發表論文

袁玉峰副研究員在Elsevier旗下納米材料領域頂級期刊發表論文

2024年4月,太阳成集团tyc234cc電智學院生物醫學光子學課題組袁玉峰副研究員聯合深圳大學屈軍樂教授研究團隊、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CNRS) Zeng Shuwen教授研究團隊在Elsevier旗下納米材料領域頂級期刊《Nano Today》(IF 2023, 17.4,中科院大類1區)發表題為“Promising two-dimensional rhenium diselenide nanosheets: Facile preparation, characterization, in vivo tumor photoacoustic imaging and photothermal therapy”的研究論文。其中,太阳成集团tyc234cc為該論文的第一完成單位,袁玉峰博士為論文第一作者,并與深圳大學彭曉副教授、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CNRS) Zeng Shuwen教授為共同通訊作者。

近年來,納米試劑介導的光熱療法一直被認為是一種治療腫瘤的有效策略。因此,研發生物兼容性良好、光熱轉換效率高及治療功效優異的納米試劑具有重要的意義。本研究采用一種簡單的超聲波剝離法制備出一種新型光熱納米片(ReSe2 Nanosheets)。在聚乙二醇(PEG-NH2)的表面修飾下,所得到的 PEG-ReSe2 納米片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和優異的生物相容性,并顯示出優異的近紅外光熱活性。研究發現,PEG-ReSe2納米片不僅可以作為體内原位光聲成像的造影劑,而且還可以用于腫瘤的原位光熱治療。具體地,在 808 nm 近紅外光照射下,其光熱轉換效率高達81.3%。體外光熱效果顯示,4T1細胞的死亡率幾乎是100%。同時,小鼠實驗表明,小鼠腫瘤被PEG-ReSe2納米片産生的局部高溫100%消融。最後,本研究還通過觀測miRNA表達水平的變化來評估PEG-ReSe2納米試劑的光熱治療效果。有趣的是,在小鼠接受光熱治療前後,發現miR-125b-5p、miR-20a-5p、miR-214–3p、miR-221–3p、miR-212–3p 和 miR-27b-3p等 miRNAs顯著下調; miR-451a、miR200c-3p 和 miR-let-7d-3p等 miRNAs顯著上調。這些獲得的miRNAs 可作為評價納米試劑治療效果的關鍵指标,具有重要的意義。

論文鍊接:https://doi.org/10.1016/j.nantod.2024.102274

供稿:袁玉峰 一審:鄧敏君 二審:李豔霞 三審:張兆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