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發布時間:2024-03-27

新型電力系統研究所

l 研究所介紹

新型電力系統研究所主要圍繞電力系統展開科學研究,本所在智能電網、新型儲能、新能源、電動汽車充電設施、電網規劃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依托本研究所建設有“東莞市新能源和智能配電網重點實驗室”和“東莞市新型電力系統工程技術中心”兩大科研平台。

研究所的研究領域主要有:

1)電力系統穩定運行優化調度研究

2)電力市場與電力系統規劃

3)智能配電網及智能用電研究;

4)風力發電、光伏發電等新能源發電及其逆變控制技術研究;

5新型儲能系統研究與應用

6)電動汽車充換電設施

辦公地點:9A102~105


l 主要成員


張兆雲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博士,碩士生導師,畢業于華中科技大學,全國工業過程測量和控制标準化技術委員會委員zhangzy@dgut.edu.cn。主要研究方向為電力系統繼電保護、電動汽車充電設施等。主持研制了DPR系列電力系統動态記錄裝置”DNR系列網絡分析裝置”等裝置,經中國電機工程學會鑒定,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主持了“新能源及微網繼電保護技術研究”等多項省部級科技項目。研究成果獲得省部級科技進步獎2項,授權發明專利20餘項。

張志副教授,博士後,碩士生導師,畢業于華南理工大學zhangz@dgut.edu.cn。主要研究方向為電力電子裝置及控制、光伏發電并網拓撲及控制技術和不間斷電源及并聯技術。主持了“高增益隔離型單相儲能變流器拓撲及其弱電網下并網和并聯組網控制技術研究”和“帶功率解耦的反激式微型逆變器及多機并網關鍵技術研究”等多項省市科技項目。

劉國中高工,博士,碩士生導師,畢業于華南理工大學,liugz@dgut.edu.cn。主要研究方向為儲能規劃、電力市場及電力系統碳減排。作為主要研究人員參與了南方電網公司多項直流工程的系統研究和集成設計,主持了十餘項南方電網公司規劃專題研究項目,研究成果多次獲得南方電網公司獎勵。在IEEE transaction on sustainable energ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lectrical Power & Energy SystemsIET GENER TRANSM DIS、電力系統自動化等國内外著名期刊和會議發表SCI/EI收錄20餘篇。目前主持南方電網公司、廣東省電力設計院項目多項。

趙洋副教授,博士,碩士生導師,畢業于同濟大學,zhaoy@dgut.edu.cn。主要研究方向為電化學儲能器件建模、參數辨識及壽命預測、儲能系統協調控制及其在新能源發電系統中的應用。主持了“超級電容儲能系統實時性能評估與剩餘使用壽命預測研究”等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唐校博士,畢業于華南理工大學,獲工學博士學位tangx@dgut.edu.cn。主要從事電機驅動相關技術的研究和教學工作,主持東莞市重點項目“60º坐标系對于直接轉矩控制算法的簡化作用細緻研究”,主持東莞市一般項目1項,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及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多項,作為第一作者發表論文10餘篇,授權發明專利1項。

胡望博士,畢業于華南理工大學,獲工學博士學位huwang@dgut.edu.cn主要從事矩陣式電力電子變換電路、新能源并網及控制等方面的研究和教學工作,主持廣東省教育廳青年創新人才項目1項,參與廣東省科技計劃項目和廣東省前沿與關鍵技術創新專項等多個項目,發表論文10授權發明專利3項。

鄧智文博士,畢業于河海大學,獲工學博士學位,deng_zw2018@126.com。主要從事風電場自動發電控制、新能源并網控制等方面的研究和教學工作,主持江蘇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創新計劃項目1項,參與中國科學技術交流中心政府間國際科技創新合作重點專項和江蘇省科技廳重點國别産業技術研發合作項目等多個項目,發表論文10餘篇,授權發明專利1項。

李世奇博士,畢業于沈陽工業大學,獲工學博士學位,phd_lsq@163.com。主要從事高速永磁電機本體設計、多物理場分析、新型軟磁材料在電機中應用等方面的研究和教學工作,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優秀青年基金、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子課題、遼甯省興遼英才計劃等多個項目,發表論文10餘篇,授權發明專利1項。

l 重要實驗平台

本團隊負責的新能源及智能微電網實驗平台已于2019年建設完畢。該實驗平台主要設備包括:RT-LAB實時仿真平台、dSPACE電力電子仿真平台、45KVA電網模拟器、10kW光伏發電系統、10kW雙饋風力發電系統、10kWh*10s超級電容儲能系統、20kW蓄電池儲能系統、10kW可控負載、30kVA非線性負載、15kW充電模拟系統、3組獨立的4.5kW的交/直流電子負載等。這一系列設備共同組成一套硬件在環的交直流混合微電網。該平台是華南地區較大規模的新能源和智能微電網實驗平台之一。

1 實驗室設備圖

2 實驗室設備圖


l 重要的縱向科研項目:

1.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智能電網技術與裝備”重點專項“交直流混合的分布式可再生能源關鍵技術、核心裝備和工程示範研究”

2. 超級電容儲能系統實時性能評估與剩餘使用壽命預測研究

3. 帶功率解耦的反激式微型逆變器及多機并網關鍵技術研究

4. 分布式新能源及微網系統能量管理系統關鍵技術研究

5. 基于自主可控芯片和安全操作系統的智能控制設備關鍵技術研究

6. 高增益隔離型單相儲能變流器拓撲及其弱電網下并網和并聯組網控制技術研究

7. 非理想電網情況下儲能變流器并網波形及功率波動抑制控制技術研究

8. 大功率超聲波金屬 焊接控制系統關鍵 技術研究

9. 60°坐标系中永磁同步電機矢量控制算法實現

10. 動力锂離子電池高效運行管理系統關鍵技術研究及産業化

11. 基于交錯并聯有源鉗位反激式微型逆變器并網關鍵技術研究

12. 光伏電站發電功率短期預測模型關鍵技術研究

13. 三相VIENNA型高頻不間斷電源系統關鍵技術研究

l 重要的校企合作項目:

1. 一次能源價格趨勢與發電價格傳導研究

2. 華潤電力海豐風光火儲氫多能互補能源基地方案編制

3. 電力市場背景下抽水蓄能電站功能發揮及發展模式研究

4. 氫能先進技術跟蹤及在廣東的适應性研究

5. 電動汽車智能充電樁研發

6. 歐标充電控制器開發

7. 智能變電站芯片化保護算法研究

8. 基于人工智能的繼電保護狀态評價系統研究

9. 智能變電站“一鍵式”運維檢修技術預研

10. 儲能與動力電池測試系統并離網關鍵技術研究

11. 儲能改變交直流頻率特性建模研究

12. 抽水蓄能電站綜合價值和效益體現研究

13. 抽水蓄能電站發展問題及應對措施分析

14. 大功率超聲波金屬焊接控制系統關鍵技術研究

15. 高效率1500V光伏逆變器關鍵技術開發

l 重要發明專利

1. 一種基于歸一化角點距離和目标前景信息的目标檢測方法

2. 基于XML位置信息的高分辨率圖像小目标訓練方法及系統

3. 一種除冰方便的架空通信電纜

4. 一種基于觀測器的混合儲能系統零穩态誤差控制方法

5. 一種混合儲能系統的無靜差控制方法

6. 一種基于三開關的雙向DCDC拓撲電路及控制方法

7. 一種整流器及其調制方法

8. 一種锂電池承載箱

9. 一種基于時間卷積網絡的電力系統短期負荷預測方法

10. 一種适用于直流微電網的複合下垂控制方法和系統

11. 基于單點激光三角測距的電纜軸向切割系統和方法

12. 基于相位式激光測距的電纜軸向切割系統及方法

13. 基于超聲波測距的電纜軸向切割系統及方法

14. 基于視覺定位的電纜切割長度測量系統及方法

15. 一種單級諧振式AC-DC功率因數校正變換裝置的校正方法

16. 一種基于蒙特卡洛的房間照明負荷計算方法

17. 一種短期負荷預測的平滑數據預處理方法

18. 一種交直流混合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系統的控制方法及系統

19. 一種适用于微電網多逆變器并聯系統

20. 一種提高開關表模式直接轉矩控制的實時性的方法

21. 一種單級無橋軟開關諧振隔離型功率因數校正電路

22. 一種高頻隔離型LED驅動電路及其控制方法

23. 高轉換效率隔離型微型并網逆變器及其控制方法

24. 一種時頻記憶子帶比例自适應回聲消除方法

25. 一種光伏發電系統方法

26. 锂電池充放電管理系統及方法

27. 建立超級電容器動态特性模型及評估其精度的方法